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分析.docx
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
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作文预测题及范文分析
1.根据要求,完成作文。
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,往往表达不同的情感。它们可能会引发你不同的感受,让你回想起不同的经历。比如:
①来了都是深圳人?
②来了都是深圳人!
请在上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为文章开头,独立成段,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,自拟题目,写一篇记叙文。
【分析】这是一篇材料作文。材料给出了两句话,一个疑问句,一个感叹句。第①句“来了都是深圳人?”,句末用问号,表达的意思是“来了深圳也不一定是深圳人”,让人会有一种自嘲、疑惑、怀疑的感觉;第②句“来了都是深圳人!”,句末用叹号,表达的是“来了就是深圳人”,给人一种强烈的认同感、归属感,让人顿感深圳这个城市的温暖。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,往往表达不同的情感。可能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感受,让我们回想起不同的经历。根据要求,从给出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,作为文章开头,独立成段,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,自拟题目,写一篇记叙文。比如我们不妨以“来了都是深圳人!”为文章开头来作文。作文就写你与深圳这座城市之间的故事,写一写你是如何融入这座城市的,为什么你感觉到“来了都是深圳人”。主题突出,内容具体,条理清晰,结构合理,文从字顺,正确运用标点符号。
【范文】
我与深圳
来了都是深圳人!
说起深圳,我最远的记忆是母亲的一个玩笑。
那一次,母亲故意问我:“诶,你是哪里人啊?”母亲来自湖南娄底,父亲来自广东茂名,那么我的籍贯应是茂名吧?而我却以稚嫩的嗓音清脆地回答:“我是深圳人。”母亲笑起来:“哟!为什么呀?”“因为我在这里出生,在这里长大。”那时的我,就好像觉得,说出“深圳”的名头就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,与深圳间的牵绊也悄然连结。
光阴似箭,岁月如梭,匆匆更如白驹过隙,深圳转眼不惑,而我也正志于学。深圳数十年来的蜕变与成长是有目共睹的: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,正如雨后春笋一般,彰显了非凡的深圳速度;GDP也一路高歌猛进,跻身中国前列;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,使深圳有了“创新之城”的美誉。嘿!原来深圳还是个“三高”城市,它早已抟扶摇直上。
但是啊,这些离我有点远了。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家落户深圳、造型古朴、每次逛东门我都要吃一回的中国首家麦当劳,造型与所卖的食品反差一度冲击到我;是深圳加大控烟力度,使某些地铁站口不再是一片云雾缭绕的蓬莱仙境;而我也经过一家家麦当劳、肯德基,走过一个个地铁站,上过一次次补习班,从南山到罗湖,毕业了小学,升入了中学;从快乐懵懂的一无所知,到清晰学习规划,慢慢走向自我成长之路。
深圳的成长,一点一滴渗入了我的生活,我的成长就与它的成长密不可分了。
可往往是深圳的成长扶持,栽培了我的成长;而我的成长却还没有为深圳的成长做出贡献。所以,为了不拉深圳的后腿,为了大鹏伴我,我伴大鹏,我要在深圳给我的资源中,在深圳为我搭建的平台上努力发展自我,涵养品格,以期有朝也能抟扶摇直上,与深圳携手共奋进。
来了都是深圳人!
【点评】来了都是深圳人!本文写“我”与深圳这座城市的关系。深圳在发展,而“我”也在成长。“我”也期望有朝也能抟扶摇直上,与深圳携手共奋进。主题突出,内容催人奋进,积极向上,首尾呼应。语言很有感染力,不失为一篇佳作。
2.阅读下面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做为学院最年轻的教师,来自河南农村的姜雨荷凭借过硬技术,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获得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,实现我国该项目金牌“零”的突破。
北京时间3月20日凌晨,2023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在伯明翰收官,中国小将李诗沣成为全英赛首个“00后”冠军。
2023年春季征兵中,“00后”女生李希悦作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女兵,奔赴军营,立志长成“祖国需要的模样”。
青春理所当“燃”,有梦想谁都了不起。这届年轻人在不同的赛道,用亲身经历证明着: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,闪闪发光。
以上材料,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?请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(1)要自由、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。(2)除诗歌外,其它文体不限。(3)不少于600字。(4)书写规范、整洁、美观。(5)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。
【分析】这是一篇材料作文。根据材料中心句“青春理所当‘燃’,有梦想谁都了不起。这届年轻人在不同的赛道,用亲身经历证明着: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,闪闪发光”,明确可以提炼“燃”的话题。首先,理解“燃”的含义,本意是指燃烧、点燃,烧起火焰,引火点着。它的深层含义是:让自己充满斗志和活力。“燃”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,更是一种价值追求,理想情怀……比如,以“找到自己的燃点”为主题行文,燃点可以是我们的初心,是我们的愿景,是我们在迷茫中要寻找的方向;是我们心中那很多次想要放弃时的续航动力;是阿基米德那个撬动地球的支点……很显然,这里选用燃点的深层含义为主旨来创作会使文章更有深度。其次,理解“找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