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写作文 > 正文内容

2025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.pdf

论文写不好?不会写?推荐使用AI写论文系统,一键写长论文!

2025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

1.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某老师在班上作调查时问同学们:“什么样的品质是你最欣赏的?”

排在第一位的是“助人为乐”;但当老师调查“如果有同学遇到了困

难,你会怎么办”时,选择“悄悄走开”的人不在少数。

这种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

800

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字。

【分析】材料部分呈现了一种看起来很矛盾的现象:不少学生既欣

赏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德,但又不愿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。

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时常可见。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的现象?

从人性的角度来看,可能是因为自私,这是最浅层的理解。我们需

要帮助的时候,我们盼望他人出手相助;他人需要帮助时,我们往

往悄悄走开。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,可能是因为知行不一。我们

有清晰的道德认知,知道作为社会人,要乐于助人;但是具体在“行”

的层面,学生可能还没有实践的勇气或习惯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

看,可能是道德教育与评价体系的断裂造成的。学校通过思政课对

学生进行道德教育,但是评价学生时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,

这种断裂导致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选择“悄悄走开”。从社会

因素来看,我们悄悄走开,也可能是担心风险。社会上一些被讹事

件经媒体不当宣传,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,影响了学生的认知。

命题部分提出以下要求:()这种现象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?

第1页共10页

这个问句要求学生要针对这种现象展开思考和分析:为什么会出现

这种现象?针对这种现象,如何才能解决问题?考生不能简单地提

出“要助人为乐”的观点并证明这一观点。()自选角度,自定立

意。需要注意的是,考生的立意必须基于对材料的整体感知,也就

是说,必须基于材料中的这种矛盾的现象来思考立意。()结合社

会或生活实际。考生的写作不能假大空,必须贴近社会,贴近生活。

对此,写作时,可从上述分析中自选角度展开。比如,可以按照从

浅入深的原则逐步论证,先从浅层次说明我们人性中都有自私的一

面(但要注意不能只针对这一浅层次展开,否则行文就缺乏深度,

拿不到高分),然后说明即使我们人性中也有很多无私的成分,很

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无法做到知行合一、缺乏勇气等原因无法做

到。此后,则要重点从如何改进这一方面展开,说明我们要重视行

动,或者学校要注重对于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等等。

参考立意:

1.莫让自私蔽障助人之乐。

2.破认知之茧,成知行之蝶。

3.构建善意生态,助力青年成长。

【范文】

知行合一,跨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鸿沟

当“助人为乐”被推崇为最值得欣赏的品质,而“悄悄走开”却

成为多数人面对他人困境的实际选择时,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深

第2页共10页

思的道德悖论:为何人们普遍认同的美德与日常行为之间存在如此巨

大的鸿沟?

这种认知与实践的脱节,折射出当代社会道德教育的深层困境—

—我们培养了一代懂得“什么是善”的人,却未能培养出足够多“行

善”的人。道德不应仅是头脑中的概念,更应是生活中的实践,知行

合一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。

古今中外的智者们早已认识到知行分离的危害。王阳明提出“知

行合一”的哲学,认为“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”;苏格拉底则强调“知

识即美德”,暗示真正的知识必然导向相应的行动。明代思想家吕坤

在《呻吟语》中写道:“世上有一种人,口尧舜而心桀纣。”这正是对

那种口头道德与实际行为严重不符者的生动刻画。历史告诉我们,一

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取决于其成员对高尚品质的认同度,更取决于

这些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程度。宋代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

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名言之所以流传千古,不仅因其崇高的道德认知,

更因其一生都在践行这一信念。道德的价值在于行动,而非仅仅在于

认知。

当代社会加剧了知行分离的现象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指出,

现代社会中的“文化资本”往往沦为一种符号和标签。在学校里,学

生们学会用正确的词汇谈论道德;在社交媒体上,人们热衷于转发正

能量的内容;在公开场合,大家不吝表达对高尚品质的赞赏。然而,

这些道德表演背后,实际行动却常常缺席。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话语

泛滥而道德实践贫乏的时代,这种分裂不仅削弱了个人的品格完整性,

第3页共10页

也腐蚀着社会的道德基础。

跨越知行鸿沟需要从教育、文化和个人三个层面着手。陶行知先

生将名字从“知行”改为“行知”,正是认识到实践对于认知的决定

性意义。在以色列,中小学生必须参与社区服务才能毕业;在新加坡,

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这些实践表明,道

德教育必须超越课堂说教,创造真实的体验机会。文化层面上,我们

应当减少对道德言论的过度褒奖,转而重视对道德行为的认可。个人

则需培养自省习惯,如曾国藩般“日省吾身”,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

是否符合所知的标准。明代大儒王艮有言:“百姓日用而不知,君子

知之而更要行之。”唯有将道德认知转化为自然而然的日常实践,我

们才能真正实现品格的提升。

从心向往之到身践行之,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必经之路。当我们不

再满足于对美德的赞美,而是让美德成为呼吸般自然的行动时,个人

与社会才能真正走向文明。道德的光辉不在云端,而在每一步实实在

在的脚印里。

【点评】材料作文,审题是关键,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。在

阅读过程中,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,找出关键语句,确定立意角度,

论文写不好?不会写?推荐使用AI写论文系统,一键写长论文!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AI写论文平台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ai.aixielunwen.cn/?id=757

分享给朋友:

“2025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.pdf” 的相关文章

2024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2024年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一览

2024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大家知道都有哪些吗?今天是2024年高考第一天,终于结束了上午的语文考试,不少的网友已经在等待这次的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了。接下来就让多特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次的高考作文题目吧。 2024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 随着互联网的普...

2016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:我的行囊(全国卷)

2016年中国全国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帷幕,共有940万名考生走进考场。随着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,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已陆续公布,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。2016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闽南网(http://www.mnw.cn/)小编汇总,欢迎围观。 2016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:...

公文作文怎么准备写

公文作文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,它直接影响到公文的质量和效果。一篇优秀的公文需要具备严谨的结构、准确的语言和明确的意图。在准备写公文作文时,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包括明确写作目的、收集相关资料、确定公文类型和格式等。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,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作文。明确写作目的是公文作文准备的首要任务。...

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 上海高考语文审题立意不跑题

2018年上海高考今天正式开考,高考作文又㕛??受到了广泛关注,今年高考作文都考了什么?随高考升学网小编一起来看吧! 一、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上海卷:谈被需要的心态 生活中,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,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,以体现自己的价值。这种“被需要”的心态普遍存在,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?请写...

2023年上海高考考生必看:历年高考作文汇总-上海-上海卷

2023年上海高考即将来临,考生们进入备考的最后阶段,不少考生想要了解2023年上海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,对于此类考生而言,最好的办法就是详细分析上海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。 一、2023考生必看:上海市历年高考作文汇总 1.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: 发问与结论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,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...

舞蹈演绎离别感言作文怎么写

在人生的旅程中,离别是难以避免的一站。它或许带着伤感,或许带着对未知的期许。当我们想要以舞蹈来演绎离别感言时,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,更是将情感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深度的释放与传递。舞蹈,作为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,有着跨越语言隔阂、直击人心的力量。它可以用灵动的身姿、优美的线条和富有节奏的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