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生写作文“临时抱佛脚”?名师这么说,句句干货!
暑假已经接近尾声,孩子的假期作文完成了没有?近日,一篇网传的小学生作文引发了家长们的共鸣。作文题目是《我最开心的事》,文中写道:有一天妈妈买了一个很好玩的玩具。我看到了,高兴地大笑:“哈哈哈哈哈……”这个孩子靠着300多个“哈”字,硬生生把作文格子填满了。
面对作文纸,你家萌娃有没有抓耳挠腮凑不出字,又或者一行字写一下午,最后却成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流水账?作文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,到底怎么写才能“下笔如有神”?记者邀请到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汤佳绮,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给出妙招,让作文“活”起来。
嘉宾介绍:
汤佳绮,现任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副总校长,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。课堂教学获浙江省语文教学评审一等奖、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。科研成果和论文多次省市区荣获一二等奖。
游记:及时记录美妙瞬间
“很多孩子出去游玩后,过了两周才想起写游记,这个时候往往已经忘得差不多了。”汤老师说,假期不少同学都回老家或是出门旅游。但因为没有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,等到写作文时就脑袋空空,什么细节都不记得了。
汤老师建议,为了让孩子留下真实的旅游感受,家长可以在游玩时从旁辅助,及时用手机等记录下当时的情景,或者让孩子记录当时的一些感受。回到家后,写作不要拖延,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游玩细节,让孩子用述说的方式回顾自己的游玩故事,大致梳理一个写作框架,聚焦孩子最感兴趣的部分,这样才能让游记鲜活起来,表达真情实感,而非一篇流水账。
读后感:“感”比内容更重要
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?汤老师表示:“读后感,重点在‘感’不在内容。”首先,家长要让孩子制定一份阅读计划,书籍可以从每个年级的必读书目里选择。读书过程中,多关注孩子的阅读的感受,可以做一些摘录积累,在书上做一些批注。
读完后,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感想,回忆下内容,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引发共鸣。“读后感不要特意追求写作长度,让孩子和自己所经历的体验、所渐渐形成的思想联系起来,才能真正抒发自己的感受。”
命题、看图作文:尊重学生纯真的表达
在假期,汤老师一般不建议孩子过多练习命题、画图这类有框架的作文,而是按照自己生活的节奏,能根据假期的经历自由创作。但倘若实在要写,那么可以运用学校里学习的一些写作方法,比如看图作文,就先观察图片,读懂图意,再看细节,最后理清顺序和逻辑再创作。写孩子想写的话,不要机械套模式。
假期的命题作文小学阶段一般会以征文形式出现。家长应该遵循孩子意愿,以鼓励为主。如果是一些童谣、童诗的创作,可以让孩子从日常看过的童谣、儿歌入手,仿写起步,尊重孩子个性表达,家长适当指导,尽量保留学生原汁原味的语言。
写作难题快问快答
问:要不要购买写作辅导书籍?
答:不建议购买写作辅导书籍。一方面内容孩子不感兴趣,另一方面不如多读一些好书,丰富的阅读是写作的底料,更有助于提升语文素养。
问:写作辅导班真的能提高作文能力吗?
答:是否报班可以根据孩子基础决定,因人而异,如果孩子真的基础很弱,小班化的写作班或许能针对性提高。如果基础还可以,那没必要报班。小孩子的创作世界不要过多依赖家长、老师,让孩子在自己建构的想象世界里尽情表达,提升写作的兴趣更重要。
问:写作的万能套路、模板有用吗?
答:作文教学应该注重真情实感表达,一定要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写作,不要让模板扼杀了孩子独特的表达。保护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个性化的表达,是当下写作教学最值得去做的事,模板、套路会让写作走向机械,失去真正的价值。
问:孩子写作凑字怎么办?
答:写作时不要先关注长度,写多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。应该做的是激发孩子的灵感,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可以扩充、详细描写,让他不知不觉中扩充内容达到字数标准,而不是先定一个字数要求,要将字数概念后置,不要让字数成为孩子写作的压力。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用字数多少去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。